Skip to content

容器化應用持續交付

Published: 9 分鐘

continuous-delivery

自從山姆鍋決定採用容器化技術作為應用部署的方案後,很多的細節需要設計跟決定,為了避免太專注細節, 決定先設計出計畫採用的持續軟體交付流程。由於每個團隊的使用的工具跟系統可能差異很大, 為了讓本文可以適用其他團隊,先以抽象流程來描述然後才說明山姆鍋採用的方案。

此流程在完成軟體持續整合、部署與交付所需要的支援。為了減低人為的錯誤以及強化軟體品質,軟體部署的流程需加以自動化且在其中加入自動功能測試的步驟。

流程概觀

整個流程故意以抽象的概念表示,並沒有提到具體使用的工具或系統,因為這些跟個別團隊有關。底下是流程步驟的簡短說明:

  1. 開發人員提交程式碼到「源始碼儲存庫」後,「源始碼儲存庫」會透過 webhook 通知「持續整合系統(CI)」有新的程式碼。
  2. 「持續整合系統」會啟動並排程軟體建置任務來完成取出源始碼、編譯、單元測試、包裝與整合測試。
  3. 「持續整合系統」將應用容器發佈到「容器映像儲存庫」。
  4. 「持續整合系統」通知「部署機器人」有新的應用容器發佈。
  5. 「部署機器人」會將發佈的應用容器自動部署到 「QA 環境」,容器映像是由部署環境直接由「容器映像儲存庫」下載到主機節點。

有個系統沒有呈現在圖中,但卻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:「群組訊息系統」,之所以沒有呈現出來是擔心圖形過於複雜,因為基本上,其它系統或工具都會跟它有互動。當「開發人員」將程式碼提交到「源始碼儲存庫」時,「源始碼儲存庫」便會通知相關群組此訊息,而「持續整合系統」在建置過程如有任何錯誤也會將此事件回報給相關群組成員,如果沒有問題則會通知容器發佈的消息。「自動部署機器人」會從「群組訊息系統」監聽容器發佈的消息,一旦有容器發佈會立刻自動將該容器部署到「QA 環境」。

幾個特別注意的事項:

  • 目前部署到「生產環境」須由維運人員指示「自動部署機器人」來執行,但部署的動作仍舊是自動完成。
  • 容器映像的標籤(tag) 需要能夠讓開發人員很容易回推當初建置該映像(image)所使用的程式碼版本跟分支。
  • 根據部署環境的複雜度而定,「自動部署機器人」的功能也可以整合到「持續整合系統」中。

了解了流程抽象概念後,後續小節說明具體使用的工具或系統。

群組訊息系統

這個系統是讓開發團隊內不同的群組(groups) 可以即時的訊息溝通,而群組的成員並不限制只有人, 自動系統也會參與。因為需要整合自動化系統,使得常見的即時訊息服務,如 Line, QQ, Skype 等, 無法勝任這個角色。因此,有特別針對這個需要提供的雲端服務,目前主要的:Slack, HipChat, Gitter, 按照跟其它系統的整合支援度排序。

許多人會選擇 Slack,但因為有整合的考量,本團隊選擇使用同樣由 Atlassian 公司提供的 HipChat 服務。 群組訊息系統可以說是團隊的神經系統,讓團隊可以更快有效地彼此同步訊息,這對於像本團隊一樣, 成員分散在不同地區與工作時間的團隊尤其重要。另外,我們也改用此系統做 Scrum 的 standup 會議, 當然實際形式上有所不同。

源始碼管理系統

以目前發展的態勢以及雲端服務的多寡來判斷,Git 作為源始碼管理系統的首選應該是大勢底定。 使用 Git 的主要原因:

  • 有成熟的雲端託管服務商(GitHub, BitBucket, etc)。
  • 快速方便的源始碼分支(branch)與合併(merge)功能。
  • 可以離線提交(commit),避免一次性提交一大段難以理解的源始碼。
  • 除了中央源始碼儲存庫外,開發者的本機也是源始碼的完整備份。

源始碼託管服務/源始碼儲存庫

主要的雲端源始碼託管服務有: GitHub, BitBucket,因為整體考量,本團隊採用 BitBucket 作為源始碼託管服務供應商。 不管採用哪種源始碼管理系統,交付流程都需要有一個中央源始碼儲存庫來存放平台所有源始碼,自動建置系統會從此儲存庫取出並建置要部署的軟體元件。使用源始碼託管服務還有個好處,就是可以很好地支援 Pull request,讓 code review 的流程更順暢。

容器映像儲存庫(Image Repository)

當採用以容器化(containerized)方式來發行軟體元件時,便需要一個容器映像儲存庫。此儲存庫, 顧名思義是用來存放打包好的應用程式或者服務模組。本團隊後端的服務或應用皆是以容器來包裝跟交付, 即使是前端開發人員,為了整合測試需要仍舊要對容器技術有基本的了解。目前雲端的容器映像儲存庫, 除了 Google Cloud Platform 跟 AWS 有提供外,另外兩個考慮的就是:

  • Docker Hub
  • Quay.io

本團隊目前採用的是 Docker Hub,原因無他,只是比較習慣而已。但未來如果需要更好的團隊權限控管與 HipChat 更好的整合,會考慮轉換為 Quay.io。

自動建置系統/持續整合系統

自動建置系統會在開發者提交源始碼後,自動 check out 源始碼並編譯、測試並產生二元檔案或者映像檔。軟體的部署只能使用由建置系統所產生的二元檔案或者映像檔,不能直接連上服務器進行修改動作。每個應用/元件/模組在自動建置階段需按照順序完成下列階段才算成功:

  1. 單元測試(unit test)

    : 元件需具備足夠的單元測試以確保功能正確並且避免 regression 的發生。每個語言的單元測試方法或框架也許不同,但基本概念是一樣的。

  2. 元件包裝(packaging)

    : 經過單元測試後,元件需要包裝成可以發佈的二進位形式,以傳統 Java 應用為例,這可以是一個 Jar 或者 War 檔。以本團隊的作法,後端服務都是以 Docker 容器形式包裝。行動應用則是根據支援的平台有所不同,如 Android 的 apk 檔,iOS 的 ipa 檔。Webapp 則是以 tgz 格式發佈。

  3. 整合測試(integration test)

    : 針對後端元件,整合測試需要在本地採用 docker-compose 部署一個測試環境後執行相關的自動測試。針對行動應用,這個階段需將應用發佈到「裝置測試系統」來以實際裝置執行自動測試。

  4. 元件發佈(release)

    : 經過單元與整合測試後的元件,已經可以發佈。注意這裡「發佈」是指將包裝後的元件推送至「容器映像儲存庫」,並不表示發佈給終端用戶。

  5. 元件部署(deployment)

    : 針對後端元件,「部署」代表將包裝好的元件上載到應用部署環境後設定並啟用。這裡的部署環境可能是開發或者QA 環境。部署的方式是自動建置系統會向 “Operations” 這個HipChat聊天室發佈元件已經發佈的消息,然後部署機器人會接續後續部署工作。也就是說,部署的工作並不是整個在自動建置系統內完成。針對行動應用,「部署」意味著行動應用可以讓 QA 人員下載、安裝到手機或者平板來進行測試。針對這點,也有雲端服務來提供行動應用發佈以方便 QA 人員下載跟安裝。

自動部署機器人(DevOps Bot)

由於本團隊採用 Kubernetes 作為應用部署平台,現有的「持續整合系統」對它的整合度不高, 加上考量到生產環境要支援人工審核部署的步驟,才有了這樣的設計。對於一般常見的部署環境, 自動部署也可以在「持續整合環境」中完成,不少服務也針對部署有特別的支援。 本團隊的「自動部署機器人」,英文叫 Sammy,中文叫「蝦米」,會監聽某個 HipChat 特定地聊天室(Operations)的訊息,「持續整合系統」在應用容器發佈成功後在此聊天室發佈訊息, Sammy 收到該訊息後便會自動進行部署。

在 「QA 環境」測試過沒問題的版本,會由管理人員下指令給 Sammy 來部署到「生產環境」。 使用機器人有另一個好處:由於不是透過 Webhook 來取得通知,Sammy 可以部署在防火牆後,實際上 Sammy 同樣以容器形式被部署在應用平台中。除了第一次啟動(bootstrap)需要手動外, Sammy 也可以用來部署自己新的版本。

應用部署平台(Deployment Platform)

這個平台主要是針對後端服務跟網站,容器化的應用元件在生產與 QA 環境的需要跟開發階段在本機以及自動建置環境不同。 應用部署平台提供應用的高可用性、擴充性以及其它非功能面的需求。目前團隊是採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應用部署平台。

在此部署平台可以同時有多個部署環境(environments),至少會有 QA 跟生產(Production) 兩個環境。

  • QA 環境:是用來驗證開發中的應用功能正確也用來驗證一些非功能需求。
  • 生產環境:應用的正式執行環境,支援應用的可用性、動態擴充、服務發現與負載均衡等。

目前 「QA 環境」與「生產環境」共用同一組基礎設施(infrastructure),這樣做的幾個理由:

  • 管理彈性,主機節點可以在不同環境間挪用或共用。
  • 確保環境之間的相似性,不用因應不同環境有不同的部署方式。

平台基礎設施(infrastructure)

「應用部署平台」提供應用的部署環境,但畢竟它是由軟體組成,最終還是需要伺服器來執行。 透過 Kubernetes 應用部署平台理論上可以採用不同的雲端基礎設施服務,但本團隊實際使用的是 AWS。 經過評估後,以 CoreOS 提供的虛擬機映像為基礎,實現 Kubernetes 需要的環境。 採用 CoreOS 的理由:

  • 需要方便可以在本地測試:需要的話,開發跟運營人員可以在本機複製一個叢集(cluster)環境來測試。
  • 有較多的文件跟支援:使用 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支援度最廣,但本團隊使用的是 AWS 。
  • 可以跨不同的基礎設施:實務上可能不會用到,但不被綁住在特定供應商總是一件好事。

山姆鍋希望基礎設施可以類似 AWS CloudFormation 一樣可以自動建立,但又不想被綁定在 CloudFormation。 評估過 Ansible, SaltStack 這類組態管理工具後,發現 Terraform 比較適合這個工作,目前正在研究中。

小結

本文所提的流程是山姆鍋所屬團隊所採用,但仍在建置中的方案,目前主要是「自動部署機器人」跟「應用部署平台」 有技術上的瓶頸。要特別說明的是:本文假設採用微服務架構(Microservices), 每個應用容器都是可以獨立部署的單元,不管該容器是用來部署一個應用、微服務或者批次工作(batch job)。

郭信義 (Sam Kuo)

奔騰網路科技技術長,專長分散式系統、Web 應用與雲端服務架構、設計、開發、部署與維運。工作之餘,喜歡關注自由軟體的發展與應用,偶爾寫一下部落格文章。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